日前《中國白內障認知調研報告》已經發布。
眼科專家對此結果表示,可以看出參與調研的老年人對白內障整體認知較低。尤其要指出的是“白內障是一種由于年齡增長而造成的晶狀體自然老化、渾濁,嚴格來說是無法有效預防的。”
悄然發病,50歲以上需排查
白內障是由于眼睛的晶狀體出現混濁而引起的視力下降。人的眼睛猶如一部“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當發生白內障時就像“照相機”的“鏡頭”變混濁了,導致難以拍攝出清晰的照片。
更糟糕的是白內障的發生,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緩慢發展的。
有這些癥狀要小心:
看東西模糊不清、視力下降
夜間視力下降、視物圖像褪色或泛黃
看燈時發現燈周圍出現一圈光暈
單眼或者雙眼將一個物體看成兩個
看東西發現變形
視物發現顏色改變
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出現以上癥狀,就需要及時來眼科就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描述和檢查進行診斷。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全球范圍內白內障是50歲以上人群致盲主要原因[1]。在中國,70歲以上老年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百分之六十[2],預計到2020年,中國白內障致盲人數將達到506.25萬[3],并且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只有手術方法可
對于已經接近成熟期的白內障患者來說,手術是目前有效白內障的方法[4]。一般先用顯微器械在晶體囊膜上開個口,通過超聲乳化將晶狀體打碎吸出,然后植入人工晶體。
不要等“熟”了再手術
當白內障發展到影響生活質量的時候就要考慮手術,不要等白內障過“熟”了或合并的其它眼部疾病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錯過了黃金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做了手術,也很難恢復的視力。
不要等白內障過“熟”,恰恰是過去大家對白內障的認識。事實上,以前白內障手術一般建議患者晚一些做是因為技術的發展不到位。現在的白內障手術設備已經非常先進,根本沒有必要等,拖著不反而不利,有的老年白內障患者因為等待期過長,其它眼睛問題如老年性黃斑變性、青光眼或者其它炎癥也隨之發作,大大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所以,只要查出白內障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滴眼液不能
關于如滴眼液等方式是否可以白內障,全球醫生都會持否定態度。滴眼液尚不能白內障,也不能延緩白內障的發展。大多數白內障是由于晶狀體自然老化、渾濁造成的視力障礙,而滴眼液的功能一般是緩解視覺疲勞或消炎、抑菌等作用。
手術后沒有再發一說
白內障手術就是摘除這個混濁的晶狀體,晶狀體是不能再生的,往往還要放入一個人工晶體,晶狀體被摘除自然就沒有再發一說。如果手術后出現了視力下降,先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做出明確診斷。引起視力下降的原因很多,這要取決于是否有其它的眼病,角膜病變、晚期青光眼、眼底的病變,都會影響術后的視力。
看不清戴個老花鏡
還要提個醒是白內障手術后除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眼藥水外,一般建議佩戴老花鏡,這是因為手術中裝入的人工晶狀體通常都是單焦的,患者會發現自己看遠方的東西清楚而近處的反而不太清楚,跟老花的癥狀一樣,這種情況也很,配個老花鏡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