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道病
一、總論
(一)定義
淚道狹窄或(和)阻塞為先天異常、外傷、炎癥或異物、腫瘤所致。可發生于三個部位:淚小點狹窄或(和)阻塞、淚小管狹窄或(和)阻塞,以及較常見的鼻淚管狹窄或(和)阻塞。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溢淚。長期拭淚可造成下淚點外翻、局部皮膚濕疹,有時有慢性淚囊炎的臨床表現。淚小點狹窄或(和)阻塞者,可發現淚小點開口狹小或(和)阻塞。淚道沖洗或探通,可了解淚小管、鼻淚管狹窄或(和)阻塞部位。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局部情況。淚道沖洗或探通可明確狹窄或(和)阻塞部位。有條件的,可行淚道造影檢查。兒童患者可將2%熒光素鈉滴入結膜囊內,如淚道通暢,鼻腔分泌物被染成綠色。
(三)
1.淚小點狹窄或(和)阻塞者,可用淚小點擴張器擴張。有明確異物時,則取出異物后作淚道沖洗。
2.淚小管狹窄或(和)阻塞者,可用不同粗細的淚道探針逐漸擴張、探通,切忌強行探通形成假道。也可采用穿線插管法。嚴重病例,可采用結膜淚囊吻合術、插管術。
3.鼻淚管狹窄或(和)阻塞者,可行探通插管術,也可行鼻腔淚囊吻合術或淚囊摘出術。
二、急性淚囊炎(acute dacryocystitis)
(一)定義
由慢性淚囊炎轉變而來或因創傷和鼻粘膜感染而急性發生。致病微生物有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溶血性鏈球菌、流感病毒等。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淚囊部(內眥韌帶下方)紅、腫、熱、痛明顯,常波及眼瞼及顏面部。結膜充血、水腫,眼瞼腫脹,頜下及耳前淋巴結腫大。全身可有發熱、不適。白細胞顯著增多。淚道沖洗不通。數日后局部形成膿腫,破潰排出膿液后炎癥消退。易形成淚囊瘺管,并反復。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排出物可作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此外,應注意一般情況、體溫,以及周圍血象變化,并及時復查。
(三)
早期局部濕熱敷,全身應用抗生素。膿腫成熟時,應及時切開排膿,放置橡皮引流條。炎癥消退后,可施行淚囊摘除或鼻腔淚囊吻合術。
三、慢性淚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
(一)病因
主要原因為鼻淚管阻塞,多由沙眼及慢性鼻腔疾患造成淚道阻塞引起。致病菌以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為主。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多見于中老年女性。淚溢使淚囊部皮膚潮紅、糜爛,出現慢性濕疹表現。擠壓淚囊區有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溢出。鼻側球結膜充血。如淚囊區分泌物長期不排出,則淚囊可逐漸變大形成囊腫,突出于淚囊部。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排出物可作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三)
經常擠壓出淚囊內分泌物,頻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用抗生素溶液做淚道沖洗,及時探通及擴張淚道。數次無效者,可考慮施行鼻腔淚囊吻合術或淚囊摘出術。
四、新生兒淚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
(一)病因
先天性淚道發育障礙所致。多為鼻淚管下端管腔被先天性殘存膜封閉。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常為單側。病情緩慢,癥狀較輕?;純阂鐪I、分泌物增多。有時,淚囊區可略隆起,壓迫淚囊有分泌物溢出。
2.檢查 仔細檢查外眼情況,必要時也可行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三)
每日數次按摩淚囊,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以生理鹽水高壓沖洗淚道或仔細探通,可使鼻淚道通暢。
淚腺病
一、急性淚腺炎(acute dacryoadenitis)
(一)病因
由鄰近組織炎癥蔓延或遠處的化膿性原發灶轉移引起,也可為各種傳染病的并發病。未能找到病因時,則稱為原發性急性淚腺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鏈球菌為主。 較少見。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單側急性起病,以淚腺部疼痛開始,有流淚或膿性分泌物。眼眶外上方充血腫脹,炎性上瞼下垂。鄰近結膜充血水腫。淚腺觸痛明顯。眼球運動常不受限。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并可出現體溫升高、頭痛不適等全身表現。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必要時作分泌物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X線檢查、周圍血象檢查。
(三)
局部熱敷。局部和全身應用抗生素。膿腫形成后,應及時切開排膿,瞼部淚腺膿腫從結膜切開,眶部淚腺膿腫從皮膚切開。
二、慢性淚腺炎(chronic dacryoadenitis)
(一)病因
由急性淚腺炎癥轉變而成,也可為結核感染引起。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雙側發病,進展緩慢。眼瞼外上側出現分葉狀性包塊(不疼),質軟。該處輕度瞼下垂。腫脹的腺組織可限制眼球向外上方轉動而產生復視,但眼球突出少見。多不伴有流淚。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仔細檢查外眼情況。切除淚腺作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于診斷。必要時行PPT試驗、周圍血象檢查、眼球突出度測定、X線檢查等。
(三)
從病因著手。病因未明時,可試行放射并結合全身應用抗生素或激素。
淚器腫瘤
一、淚腺多形性腺瘤(polymorphic adenoma of lacrimal gland)
(一)概述
上皮成分化生而成,腫瘤細胞成多形性,腫瘤組織有完整包膜。80%為良性。中年男性偏多。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外上方眶緣或深處捫及質硬、結節狀腫塊,無壓痛,易推動。眼球向鼻下方突出,向顳上方眼球運動受限,可產生復視、視力下降。良性者很少有轉移,惡性者多為淋巴轉移。眼眶X線檢查,良性者一般為淚腺窩擴大,骨質增生;惡性者則常有骨質破壞。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及檢眼鏡充分了解眼部及相關淋巴結情況。切除物作組織病理檢查可幫助診斷。必要時作眼眶X線、CT檢查及眼球突出度測定。
(三)
手術摘除腫塊,注意保持包膜的完整。惡性者應行眶內容摘除,并輔以放射。
二、淚腺圓柱瘤(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lacrimal gland)
(一)概述
起源于淚腺導管上皮的惡性腫瘤。青壯年女性多見。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1)病程較短。淚腺區疼痛發生較早??艟壔蜓鄄€皮下可捫及腫塊,壓痛,有粘連。眼球突出,運動障礙,但視力損害不顯著。易向鄰近組織蔓延,并侵人顱內。也可經淋巴或血行向全身轉移。
(2)眼眶X線檢查可見淚腺窩擴大及局部骨質破壞。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檢查眼部情況。應常規作眼眶x線檢查、眼球突出度測定?;罱M織病理檢查可助診斷。必要時作全身特殊檢查(如CT、MRI等),術后則應定期復查。
(三)
盡早行眶內容剜出術,術后輔以放射。
三、淚囊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dacryocyst)
(一)診斷
1.臨床表現 早期主要表現為溢淚。淚道沖洗、探通通暢后,但癥狀不改善。有血水或黃水從淚小點排出者,應高度重視。1個月或數年后,淚囊部出現性腫塊(不疼)。肉瘤質地較軟,上皮性癌腫,則質地較硬。后期,腫瘤生長超出淚囊范圍向皮下及眼眶深部發展,從而可使皮膚表面出現潰瘍。眼球移位或突出,腫瘤可延及鼻、面部,晚期可蔓延入顱內或經淋巴、血行全身轉移。
2.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用放大鏡、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外眼情況,測量眼球突出度、眼眶X線檢查可見骨質破壞。可疑病例可行淚囊碘油造影或盡早手術探查,切除物作活組織病理檢查常能明確診斷。必要時作全身特殊檢查(如CT/MRI等)。
(二)
手術清除為宜。手術范圍取決于腫瘤范圍及病理檢查結果。乳頭狀鱗狀細胞癌、未分化型癌及淋巴肉瘤等對放射敏感,故術后放射治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