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粒腫學名瞼腺炎,根據其發生部位,有外麥粒腫和內麥粒腫之分。中醫稱為針眼、偷針,重者亦稱眼丹。
瞼腺炎發生的常見原因為眼瞼睫毛毛囊的皮脂腺感染或眼瞼的瞼板腺發生細菌感染。全身因素與飲食不節、全身抵抗力下降、氣候環境變換、不注意用眼衛生等有關。
主要臨床表現
外瞼腺炎初期可有眼瞼腫脹,發癢微痛,繼之局部皮膚紅腫增劇,疼痛較明顯,局部有硬性結節、壓痛;后期可在瞼緣睫毛根部出現黃白膿點,狀如麥粒,可呈單個或多個發病。
內瞼腺炎初期外表癥狀不明顯。但眼瞼局部疼痛壓痛較外麥粒腫顯著;后期瞼內可見膿頭,潰破出膿。
中醫眼科專家認為瞼腺炎系因風熱外邪客于胞瞼,灼津傷液,變生瘡癤;或因過食辛辣,脾胃積熱致氣血凝滯,釀膿作痛;或因素體虛弱,熱毒蘊伏,留戀胞瞼,復感風邪而反復再發。
瞼腺炎須結合其病因病機,根據發病的不同階段進行辨證用藥,內外兼治。根據發病的不同階段進行辯證用藥,內外兼治。早期一般為疏風清熱,成膿期則需清熱解毒,潰破膿出則需清熱拔毒,后期(即慢性病)成為胞生痰核者則需清熱化痰、活血散結法治之。
護理指導
平時注意用眼衛生,少食辛辣肥甘之品,忌煙酒。尤其是易感多發者,平時更與飲食習慣、環境變化、眼部衛生、胃腸積熱等多種因素有關,日常需改變偏食和過多攝入冷飲、軟飲料及習慣性揉眼的習慣。當眼部有不適,不宜畫眼線,貼假睫毛和涂眼影。過食過食肥膩酒肉、環境改變、生活節奏改變可致腸胃積熱及大便秘結,引發本病。所以平時宜較多選擇纖維素性食物,飲食有節,起居有時,保持大便通暢,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