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2年,我國兒童的弱視患者已經超過400多萬,由于對眼科知識的缺乏,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視力情況不重視,一些錯誤的觀點更是讓孩子造成終生遺憾。
弱視眼可以手術嗎?
“孩子患了弱視,慢慢就好了。”“等長大了,做手術就OK了。”
在北京華德眼科醫院醫生表示:“很多家長的錯誤觀點,造成孩子錯過好的時間,有些家長認為弱視可以等孩子成年通過手術的觀點,是對兒童弱視非常有害的。”
醫生指出,弱視,是由于遠視、近視、散光、斜視等引起,或是在視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的嬰幼兒期,發生上瞼下垂、角膜混濁、白內障等屈光間質混濁或不適當的遮蓋一只眼,致使該眼失去或減少了光刺激而引起視覺細胞發育障礙;還有另一種原因是眼部外傷未能所致的視力損害。
弱視,只能通過在矯正屈光不正的基礎上加強弱視眼的訓練。手術是無法的。首先要散瞳驗光,既驗光也檢查眼底情況,然后配眼鏡,再進行遮蓋療法,即把相對好的眼睛遮起來,鍛煉弱視眼的視物能力。此外,在戴眼鏡和遮蓋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一些特殊的訓練來加快眼睛視力恢復的速度。
弱視越早越好,堅持攻克弱視
值得注意的是,弱視是不會自愈的,對弱視的越早越好。因為從視覺發育來講,兒童12歲以前是視覺發育的可塑期,3~6歲是兒童弱視的關鍵期,12歲以后再弱視,視力恢復的機會便很小了。孩子一旦被確診為弱視,家長應馬上為孩子配眼鏡,并堅持每天戴,不能時戴時摘;每半年應進行散瞳驗光,如眼鏡不合適要立即更換。
弱視的方法很多,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根據弱視的性質及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弱勢的方法有儀器訓練、精細訓練、軟件訓練、遮蓋訓練等。弱視重要的是堅持,需家長與小孩長期堅持不懈地配合,才能攻克“弱視”問題,還弱視孩子一個清晰的“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