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一般在4歲時視力或矯正視力可達到1.0以上,應該在8歲前
嬰兒出生后的視力很弱,隨著發育成長,逐漸建立良好的視覺功能,兒童一般在4歲時視力或矯正視力可達到1.0以上,應該在8歲前。因為在幼兒視力發育的過程中,眼睛及視覺需要接受適度的光線刺激才能發育。外界的光線投射入眼睛后,經過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的屈光作用,會聚在視網膜形成焦點。視網膜上的神經節細胞將外界光線刺激變成神經電位,傳導至腦部枕葉視覺而誘發視功能的發育及記憶,就像電腦需要輸入并記憶資料庫一樣,有了建立才能輸出,入眼視覺功能資料庫須在8歲前建立完善,因為8歲以后大部分視覺細胞已臻成熟與定型,如果在8歲以前尚未發育,以后就將一輩子停留在視力不良狀態,鄭雪梅主任說,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弱視,換句話說,眼球沒有器質性病變而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的一種病癥。目前一般將矯正視力低于0.8者或雙眼視力相差兩行視力表者都稱為弱視。
綜上所述,臨床上,大人或小孩都可能有弱視,當您的孩子注視外物時倒頭或瞇眼,做功課時比較缺乏耐心,不能持久,做作業寫字時有跳字現象,字形歪歪扭扭,容易疲勞,常常揉眼睛,看電視則喜歡靠近熒光屏,平時的動作比較遲鈍時,都要引起我們注意,及時到眼科查視力。特別是8歲以前孩子弱視的自覺癥狀并不明顯,一般不會主動抱怨。當到大了,眼睛出現不適時,用手掌交替遮蓋
先天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弱視、屈光異常的兒童,應該在3至5歲開始配鏡矯治
對有先天性眼睛下垂,先天性角膜混濁或者先天性白內障的兒童,建議在兩歲以前手術矯治,因為這些先天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弱視、屈光異常的兒童,應該在3至5歲開始配鏡矯治,一般都會取得良好的治果。在北京華德眼科醫院門診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知道自己孩子有弱視存在,由于不了解戴眼鏡矯治弱視的功能而不愿配戴眼鏡,其實,戴眼鏡可使光線在視網膜上聚焦清晰,讓視覺能輸入高品質的訊息圖像,喚醒細胞促使視覺發育,從而改善提高視力有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單眼性弱視通常臨床采用眼罩遮蓋法:用眼罩遮蓋視力良好的眼睛,這樣就可以強迫弱視的一眼看東西,也可以將視力良好的一眼滴眼藥將瞳孔散大,故意使之視力不清,以促進弱視眼功能,這些方法一定要在眼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