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而言:白內障不是生病了,而是眼睛老了,是身體的一個“部件”不好用了。
晶狀體是一個透明的雙凸透鏡,光線透過它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當晶狀體混濁時光線的透過要受影響,看東西就不會清楚,這種晶狀體的混濁稱白內障。
的方法只有做手術,目前還沒有藥物被證明肯定有效。
既往的白內障手術標準是:白內障需要等到長熟了再做。這是由當時的手術方式決定的。我國早期開展白內障手術的方式是,小切口囊外摘除聯合白內障手術。
這時候,需要等到白內障核硬化,才能整體取出。這種手術方式決定了,白內障越晚做越好做。
目前,世界上白內障普遍采用超聲乳化手術,這種手術方式是目前有效、成熟、先進的方法(沒有之一)。通過僅3.2mm,甚至更小的切口,將混濁的晶狀體核粉碎成乳糜狀吸出,然后植入一枚人工晶狀體。
由于切口小,而深受廣大患者的青睞。這種手術方式,決定了白內障手術是越早做越容易做,與既往采用的小切口囊外手術較之相反。
為什么不是所有病人在早期就手術?
這是由于白內障是一種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如果沒有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白內障一般不影響眼部。
所以,不需要早期、立即手術。往往,只有等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后才會手術。
由于每個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例如科學家、畫家、編輯等對視力要求高的老人,需要早期手術,而退休后對視力沒有太多要求的人就可以晚期手術。
所以,是否手術不應該由醫生、或者病人的家屬來定,而是應該由病人本人覺得“視力不夠用了”,結合醫生的檢查結果明確是白內障,再決定做手術。
我的白內障很輕,或者我覺得沒有影響我的生活質量,為什么醫生強烈建議我做手術?
有些白內障是需要早期手術的,例如:有青光眼、晶體半脫位、先天發育異常等疾病的白內障患者,或者白內障影響眼底疾病的如糖尿病、眼底動靜脈血管疾病等。
對于這種患者醫生一般會詳細告知患者和家屬要求手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