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或運動受傷導致的視網膜脫落、視網膜靜脈阻塞、老年黃斑變性,是四種危害性大而且常見的致盲性眼底疾病,其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奪去你的視力,令你從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墜入黑暗的深淵……
常見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我國目前有糖尿病人約9300萬人,約每10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并發癥多樣,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變(尤其是視網膜病變)而致盲很常見。因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患者往往容易忽視,直至出現視力嚴重下降才去醫院就診時,大多已處于病變的中后期,治果較差。
建議:患糖尿病五年后,每隔半年便要進行眼底,一定要散瞳檢查。專科醫生可以在病人眼底剛出現問題時,通過檢查看到患者的眼底發生變化。在方面,早期糖尿病眼病通過激光配合藥物,病情可實現逆轉,而發展到中期進行手術,仍然能延緩眼底損害的進程。但如果拖到晚期才,不僅治果很差,而且會面臨很高的致盲風險。
防不勝防的視網膜脫落
如果把我們的眼睛比喻為一部照相機,那么,位于眼底的視網膜就相當于眼睛這部照相機的感光底片。當視網膜脫落,就像底片從相機上脫出來一樣,失去感光成像功能從而導致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甚至致盲。視網膜脫落如果不及時,可能會造成致盲,后果十分嚴重。
建議:視網膜脫落發生后三天內治果較好。時間拖延的越久,視網膜脫離范圍逐漸擴大,影響到黃斑部,病人會出現明顯的視力下降,難度大大增加。一般能在三天內接受治果會比較好,如果拖延時間,眼睛內部可能產生疤痕,導致神經細胞死亡,難度將會增加不少。
容易被忽視延誤的黃斑變性
老年黃斑變性是引起50歲及以上人群重度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成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之一。黃斑變性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容易與白內障等其他眼部疾病混淆,具有隱蔽性強、危害嚴重等特點。雖然隨著疾病發展,患者會出現對比敏感度下降、暗點、視物變形、閱讀能力下降、色覺功能減退等癥狀,然而,不是所有患者都會有這些癥狀,疾病早期或單眼發病時,癥狀通常被忽視,因而容易造成延誤就醫。
建議:年過50,每年查查眼底早檢查、早發現和早可更好地維持和提升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的現有視力。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年都接受眼底檢查。一旦出現黃斑變性征兆,如覺得視力模糊、看到的物體有彎曲及變形(如看電線、建筑物的周邊出現波浪形),或影像中部出現黑影或白影,就要提高警惕,盡快到大型正規醫院,進行眼底鏡檢查、光相干斷層掃描及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等,以確診是否罹患老年黃斑變性。
突如其來的視網膜血管阻塞
視網膜血管阻塞,即民間所說的“眼中風”。是因為血管硬化、血管內皮損害形成的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造成視網膜中部動脈阻;或是視網膜動脈痙攣、斷流,引起視網膜神經組織急性缺血、缺氧,致使視網膜水腫、壞死甚至萎縮,嚴重的可致盲。此病多發于老年人,特別是本身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并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
建議:視網膜動脈阻塞要盡早打“120”,如果在6小時內沒有得到,那么相關組織就會不可逆轉地受到破壞,導致致盲。而視網膜靜脈阻塞,主要癥狀為中部視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視野缺損。它的病程發展遠遠沒有動脈阻塞那么和嚴重,容易被忽視。在靜脈阻塞后沒經過及時,可能會出現虹膜新生血管,并繼發血管性青光眼。如果老年人出現突然的、視力下降或者視物模糊,須重視,盡快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