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瞼術中,大家常常會遇到瞼板前臃腫的問題。重瞼術中怎么預防瞼板前臃腫?首先還是要討論下形成瞼板前臃腫的幾點原因。
A:
1、瞼前組織過多。大家經常討論重瞼術中去不去肌肉的問題,去的是為了不形成肉條以及形成穩定的粘連,不去的是為了減少術后有腫脹。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埋線重瞼較少出現術后瞼板前的臃腫問題?所以是不是有這么一個問題:就是固定點的選擇。
2、固定點的選擇,以及由此引起的瞼板前容量的變化。如果不去皮膚,如果你的固定點比你設計的高度更高一些,在不去肌肉的前提下,是不是就增加了瞼板前的容量?如果去了皮膚沒去肌肉也是如此。當然如果皮膚肌肉都沒去,固定點也正確,其結果是不是就和埋線一樣,較少出現臃腫?
3、術后組織長期水腫
B:
個人觀點覺得去除部分瞼板前輪匝肌比較合適,瞼板前肌肉一點不去除比較臃腫。如果輪匝肌較薄也可以不去。臨床上見到比較臃腫的都是沒敢去瞼板前輪匝肌的。埋線比較自然相對切開來說可能是沒去除輪匝肌原因,所以過度較自然并且較全都切開回流好。全都切開是由于去除了條狀輪匝肌后固定點皮膚與提肌腱膜間無肌肉或少許肌肉,顯得下方瞼板前比較鼓(沒去肌肉更明顯吧)
C:
這個問題好多人都在問,試了不少方法,暫時找到了不太臃腫的方法,就是改良帕克法,或者保留一部分肌肉的傳統方法,為什么這么做,因為從瞼板前至睫毛根部至下唇皮膚和肌肉之間有一條我們看不見的淋巴回流,只要術中別破壞這幾個地方,術后就不會臃腫,而且恢復很快。
D:
1:個人覺得用帕克法做重瞼選擇病歷很總要,術前就有輪匝肌肥厚的人如果不去除適量的輪匝肌術后就會非常臃腫,這種病例還是用傳統切開法保留適量的輪匝肌好,如果術前沒有的用帕克法就會效果非常好。
2:關于水腫的問題有很多專家都說了:傳統法要保留適量的輪匝肌,重瞼尾部的寬度經量在6mm以上都是很好的解決方法,之前測試過效果確實不錯,前人的經驗很重要!
E:
其實PRRK法給我們留下的可吸取的地方并不是去不去肌肉的問題,也不是說哪類人群就適合這個方法,而是皮膚和眼輪匝肌聯動的觀點,之前絕大多數人認為要把皮膚固定到瞼板/瞼板前筋膜/上瞼提肌筋膜才能形成重瞼,park認為把眼輪匝肌固定到上述地方就可以了,并且有更方的附著面和減少皮膚的凹陷。所以做重瞼也不一定非得去定義哪一種方法,取其長就可。
另外還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用park,你的固定點跟你的設計點過高過低都不行,都會形成臃腫外觀,過高的話增加了瞼板前容量,過低的話,雖然也能形成重瞼,但瞼板前組織緊致度不夠,重瞼線有種“浮”在皮膚表面的感覺,這樣雖然瞼板前組織本身并不多,也會給人一種臃腫的感覺。
F:
瞼板前臃腫造成的原因,經分析為:
1.瞼板前筋膜組織過厚,未予以修薄。
2.瞼板前眼輪匝肌的保留過多。
3.形成重瞼時縫掛力度不均勻或者過于致密。
4.切口下唇皮膚過松,沒有恰好貼附在瞼板前。
G:
瞼板前臃腫在韓式手術中多見,長期存在主要是瞼板前眼輪匝肌沒去或過少,皮膚與提上瞼肌腱膜粘連位置過高或增加了2-3針瞼板全層縫合所致。短期與易忽視的術中滲血、過度腫脹麻醉有關,術中認真止血,一側做好壓迫做另一側,術后冰袋確切隨眼角、鼻根壓迫可避免。減輕血腫、水腫可能,即減輕了大部分的術后臃腫。
H:
原因之一就是眼輪匝肌去除量不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眼輪匝肌去除過多,或者分離下唇皮膚保留過薄,從而引起瘢痕增生。